2 stories
·
0 followers

你比机器人强在哪?

2 Shares

(南方都市报 2015年09月30)

最近腾讯财经一篇看似普通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 《8月CPI同比上涨2.0% 创12个月新高》 — 因为这篇文章是机器人写的。此文有图有数据,分段清楚语句通顺意思明白,如果不知道的话,所有读者都会认为它出自一位熟练记者之手。

这有点让人惊奇,但并未引起任何恐慌。我们都知道机器人有可能会抢走人的工作,不过单就此事而言,绝大多数议论都认为记者目前还不用担心饭碗。机器人在文中只是罗列了事实和数据,没有任何评论分析。事实上,腾讯这篇文章中连对数据的罗列是引用“人类”的:“余秋梅认为”、“他表示”、“银河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基本上就是个智能摘抄的工作。

可是如果你认为这件事不值一提,那你根本就不了解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从去年开始,美联社对上市公司新财报的报道,已经完全不用人类记者写了。有些英文媒体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报道体育比赛。这些写作机器人早就超越了引用人类报告的阶段,它们直接阅读和分析数据,能判断出哪些数字是关键信息,知道谁是今天赛场上的英雄,球队在什么时刻开始反败为胜,比赛的高潮在哪,并以此选择报道角度和风格[1]。

有多家公司提供这种机器人写作服务。其中有一家叫做Narraive Scienece的,发现写新闻还不是最赚钱的,最赚钱的业务给公司写企业内部报告。机器人收集你企业的各种信息,发现你的趋势、成就和问题,生成的报告中有判断、有结论、有建议 — 基本上就是商业咨询的活。

这是腾讯在中国的一小步,其背后却是机器人在世界的一大步。

有些媒体不告诉你哪篇文章是机器人写的,所以你可能早就看过而不自知。关键在于,机器人写的东西不但不比人写的差,而且可能比人写的更好。

据此我以为,这个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人靠知识谋生的主流方法一变再变。

很久以前,人们佩服有知识的人,知识本身就很值钱。

不久之前,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用搜索引擎得到想要的信息,知识本身就不再值钱了。注意不值钱不等于不重要 — 空气不值钱但是很重要 — 你必须有知识,但是你不能单靠有知识获得财富。这个时代的知识价值在于主动搜集和整理知识的能力。比如腾讯机器人新闻出来的第二天,“全媒派”立即发表一篇《5分钟科普“机器新闻”前世今生!》,综合介绍了各家机器新闻的状况,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你说这篇文章值钱不值钱。

按今天最高标准,未必值钱。因为机器人既然会写报告,也完全可以写出类似的文章。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任何报告性的文章、包括大部分“科普”文章、百科问答知道之类的文章,在近期都有可能完全由机器人来写。也许媒体甚至根本就没必要保留这种文章,谁想了解哪方面内容完全可以随时让机器人根据这个特定读者的学识和口味专门写一篇。

那么今天什么值钱?也许使用知识的能力值钱。你总不能用搜索引擎来诊断自己的病情,对吧?还得靠医生的专业判断。

但是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东西已经存在多时了,它一旦被正式推向市场,就会立即让使用知识的能力也变得不再值钱。这就是IBM的人工智能系统,“华生”。它已经比任何医生懂得都多,它不再是简单搜索关键词,而是在相当程度上能够“理解”你的问题,它可以被用于疾病诊断和提供治疗建议。这样的系统,很快将会全面进入医学、法律和金融咨询领域。

也许用不了十年,它就将不再是“它”,而是“他”。

在这种局面下人类当何以自处呢?我们应该像霍金说的那样惧怕人工智能吗?或者心甘情愿地给机器人当宠物吗?

这就到了我要说的下一个阶段,人得靠创造新知识来赚钱。机器人会的所有东西,都是跟人学的。写报告也好,提建议也好,诊断病情也好,机器人的能耐在于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中找到规律,然后把这个规律用于新的事情。机器人,是彻底的经验主义者。

人的一个任务是打破常规。近年美国总统选举越来越强调大数据的作用,候选人举手投足都试图合乎机器的要求,处处循规蹈矩地满足选民,结果选民也厌倦了。现在横空出世的共和党候选人川普却不按常理出牌,以性情中人的面目竞选,动不动就语出惊人,民调反而领先。

我老婆做菜不爱看菜谱,经常尝试自己发明新做法,往往做的不怎么好吃。但那一刻我感觉她身上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不过机器人并非就不能创新。机器人可以用组合、进化、甚至穷举的方法创造一系列新东西,一一比较性能,再选拔其中有价值的推出来。这不需要奇思妙想,这是纯暴力破解。在工业材料和制药业中,这种创新方式非常常见。这个,人比不了。

机器人也可以生成一大堆新的诗句和歌词,只不过这时候它无法判断哪句最好听。

因为只有人才能判断。人的喜好,可能是一个特别难以用机械化的方式琢磨的东西,有很多人试图用数据分析的方法预测哪个电影剧情能大卖,结果都不太成功。

所以人的第二个任务就是表达自己的好恶。你的任何情感流露,哪怕是一条微博一个点赞,对机器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这也是一种创新。哪怕你看完一个报道之后在评论区开骂,哪怕骂得毫无营养,也能帮助机器人了解此时此地的人类。

我不敢肯定给机器人当受试者能有多赚钱。但表达感情宣布自己喜欢什么,是我们作为人类的神圣权利,将来可能还是义务,是机器人必须为人服务而不是相反的主权宣示。

过去,说一个人的大脑像电脑是夸他;将来,说人脑像电脑可能是骂人。在机器人时代,我们要想的是怎么让自己更像一个“人”,而不要追求像电脑!崇拜电脑,是人类历史上非常短暂的文化。

我在本文中用到了一些从网上取得的现成知识,可以说机器人对本文有所帮助。但主要内容和结论,不论对错,都是我的原创,你不可能在任何搜索引擎中搜索到,所以我敢说这篇文章机器人写不出来,所以我敢拿稿费。

……或者,至少现在它们还写不出来。

———-
[1] 这方面的详细报道,参加《连线》杂志,Can an Algorithm Write a Better News Story Than a Human Reporter? Steven Levy, 04.24.12.

Read the whole story
GerryGU
2722 days ago
reply
Share this story
Delete

丹尼尔·克雷格和 Adele 将回归第 25 部 007 电影,不过和诺兰未来可能执导 007 比起来都不算什么了

1 Share

7 月 10 日,007 系列电影的制片人芭芭拉·布罗科利正式确认,丹尼尔·克雷格将会在接下来的第 25 部 007 电影中继续担任主演,这也将是他第 5 次饰演詹姆斯·邦德。虽然克雷格此前曾表示他“宁愿剁手也不要再演詹姆斯·邦德了”,不过看在他主演的最近两部《007:大破天幕杀机》和《007:幽灵党》可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两部 007 电影(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的份上,他还是选择了回归。而且他暗示自己可能会再多演一部,其实也不奇怪了,已经被证明足够成功的角色没必要强行拒绝。

除了确认丹尼尔·克雷格的回归,007 的片方还酝酿着另一场回归,那就是 Adele 再次为 007 献唱主题曲。要知道当年《007:大破天幕杀机》的主题曲《Skyfall》堪称近几年最成功的电影主题曲,Adele 的嗓音与整首歌曲乃至整部电影完美契合。它还荣获了第 85 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和第 56 届格莱美最佳影视歌曲奖,可以说《Skyfall》为《007:大破天幕杀机》 的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前表示自己将不再巡演的 Adele 想必也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作品的创作中。

不过克雷格和 Adele 的回归和另一个人的可能加入比起来,依然只能算是小新闻,因为克里斯托弗·诺兰有可能要执导 007 了。7 月 21 日,诺兰的重磅新作《敦刻尔克》即将在北美上映,不过他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采访时却谈到了 007 的话题,他直言不讳地说:“执导一部 007 电影,当然有可能了。在过去几年我已经和制片人芭芭拉·布罗科利和迈克尔·威尔森谈过了。我深爱着邦德这个角色,我也一直很期待看到他们的作品。也许有一天这事真的会成真。”只能说诺兰短短几句话,信息量却真的很大。

不过诺兰也为自己留下了余地,他说只有等到自己真的被需要时,这个角色也需要重塑时才是他出马的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说当然是希望诺兰能尽快接手,不过仅就接下来的第 25 部 007 电影来说,还没有任何有关诺兰将加盟的消息得到证实。尽管诺兰的制作公司 Syncopy 的确将参与第 25 部 007 电影的制作,但真的想看到诺兰执导,全世界影迷可能还要等上些时日。

为什么诺兰与 007 的牵手如此让人期待?即便抛却诺兰那些数不尽的光环,只谈他的传世经典《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我们就知道他能为一个已经固化乃至衰朽的经典英雄形象注入多么大的生命力,而目前的詹姆斯·邦德显然已经有些后继乏力了。如果诺兰真的能够执导 007 系列,想必有很大可能性也会产生一位新的詹姆斯·邦德,这样看来这个最大名鼎鼎的特工的未来,还是有很多可能性的呢。

Read the whole story
GerryGU
2738 days ago
reply
Share this story
Delete